撰文 / 竺大炜

编辑 / 张 南

设计 / 赵昊然

21 世纪初,诺基亚如日中天。当时美国人发现,年轻人开始把手机作为身份象征,而不再是汽车了。拥有一部很酷的手机,比开一辆跑车在聚会上更拉风。与之相对应的,是手机公司雇佣豪华车设计师来设计手机外形。作为长在一个车轮上的国度,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。

二十年一个轮回,随着汽车的智能化发展,拥有一辆智电车成为今天的时髦,而手机公司们纷纷考虑下场做汽车了,但科技的变化并不是时尚圈的简单复古。今天的汽车包含了更多智能硬件的元素,甚至一辆车的核心不再是发动机和底盘,而是自动驾驶和舒适体验。

自动驾驶的最大魅力,在于你不必再关注驾驶本身。从人的角度来说,我们得以从驾驶任务中解放出来,去充分体验移动空间的特殊魅力。这个解放的过程,也是汽车这个大产品的产品逻辑改变的过程。很多基于驾驶安全的规则会下沉到自动驾驶的算法中,对零部件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人的约束反而越来越少。

智能座舱作为人机接口,承担着用车过程中的核心体验。已经习惯了手机 / 平板 / 电视 / 家居全面智能化的用户群,特别是 95 后伴随苹果设备成长的一代,随时在线、顺畅自然的使用体验是最低要求。

当我们在谈智能汽车的时候,我们其实是在用智能硬件的角度去感受汽车,感受所谓的智能座舱。车主完全可以、也应该用科技产品的产品观去评估和评价移动空间的体验。

但是当我们看一些智能网联汽车的专家测评报告,还是像在阅读一份传统汽车的配置表、屏幕尺寸、屏幕数量、分辨率、语音识别率等等,琳琅满目的指标烘托出着工业时代的肌肉感。

当各类科技公司纷纷涌入汽车市场,在摩尔定律和跨界创新的双重作用下,今天的 " 屏好大,屏好多 ",很可能半年后就变成 " 屏好蠢,屏好吵 "。最好的智能硬件设备不在意尺寸,而是轻薄快灵,以智能取胜。

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认知。是车主日常智能设备体验以及被智能汽车概念所吊起的胃口,与车厂落后服务运营理念之间的落差。

虽然汽车厂商常常在说,要从制造商转型做出行服务商,去关注车主 / 乘客全生命周期的需求。但在销售思维惯性影响下,首先考虑的还是如何尽快卖车,而不是更好更长久地伴随用户。

对于车主来说,评价一辆智能汽车的乘坐舒适性,其标准就应该像坐在家里一样舒服自然。与其看配置参数,不如多看看口碑,那些配置究竟是否用得到、究竟是否用得舒服,看厂家服务用户的态度到底有多真诚。那么,具体什么样的维度才可以更适应未来的市场,评价一辆智能汽车呢?

威尔森认为,关键在于用户体验真诚度,包括使用友好、个性化、成长性、情感交互、稀缺性。

使用友好

把这个特点放在第一位,是因为虽然现在车厂在说用户体验、以用户为中心,但所谓的智能汽车,或者汽车上的智能设备往往很不友好。这个 " 友好 " 是指是否让用户方便上手,并且越用越舒服。

科技公司比如苹果、小米,把产品做得非常容易上手,小孩老人都知道怎么用。所有的游戏产品都有新手教程,手把手带新用户熟悉关卡任务、道具和技巧,但是这一点在汽车上反而是缺失的。这么多仪表、屏幕、按钮该怎么用,什么信息在哪里找、有哪些快捷操作,用户都要自己摸索。

这个问题的底层原因,我觉得不是产品经理偷懒,而在于车企传统的销售思维,追求让用户在第一眼的时候觉得 " 看上去很厉害 "。厂家特意打造新产品 " 不明觉厉 " 的高大上风格,甚至有时候是 " 为赋新词强说酷 ",因此出现为了布局酷炫而损害交互便利的设计也就不足为奇了。至于用户买车以后怎么用,更少人关心了。

第二个原因是整车智能部分完全自主研发的很少,涉及的内容也很多,真正清楚所有流程和步骤的人非常少,把过程能讲明白并不容易。当然,这个其实是可以解决的,关键还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意愿去做。

所以如果一个智能座舱系统能做得很友好,很容易上手,就说明它后面的团队对用户体验有足够的诚意,对自己的产品功能有足够的信心,并且对整个系统有充分清晰的了解和把控。

个性化

个性就是所谓的 " 千人千面 ",能够为车主提供针对性的优化和服务。例如座椅反光镜自动调整,以前是通过车钥匙来识别,现在可以通过指纹、人脸或语音来进行识别。这个技术变化不仅仅是更方便,而且是一个很好的案例,说明车钥匙这样的 " 汽车属性 " 让位于指纹识别这样的 " 科技属性 ",让用户可以延续对智能手机、智能家居的操作习惯。

对用户个性的尊重,而不是坚持自有产品逻辑规则,也是区别用户体验真伪的标准。比如说车机系统对接用户手机上的历史记录和操作习惯,从而能把汽车这个第三空间迅速改造成用户习惯的生活状态,包括但不局限于常去的位置,以及喜欢的歌曲类型等等。手机映射方案则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复制,而对接用户数据并按用户个性提供服务才是真正考虑用户体验。

当然这会是一个艰巨且繁琐的过程,要考虑怎么跟诸多的手机和互联网平台进行打通。但这还是取决于厂家的决心,技术上并不存在绝对的难度。关键在于很多时候厂家觉得让 CPSP 方定制一套 UI 和内容,更能体现出自己的品牌调性,可以作为一个宣传点,但不考虑用户是否真正用得习惯。

成长性

这里说的成长不是指 OTA 升级。厂家经常会宣传某某车型搞了一个升级,使得车辆常用常新。但很多时候升级是被动的,为了改 BUG;有的升级是为了增加新功能,但性能不一定能跟上,导致最终效果打问号。

这些不论好坏,都是产品层面的成长,而不是与用户的共同成长。其实当我们有了一辆车以后,我们的生活必然发生变化:驾驶会越来越熟练,生活圈在不断扩大,通过开车发现一些新鲜的 POI,遇到有趣的人。智能系统是否会关注到用户的成长,是否能让用户体验到自己的成长,能让不同阶段的用户感受新的服务体验?

游戏软件和电商平台都会时刻关注玩家 / 用户的成长值,通过等级去区分用户,在里程碑时刻送祝贺和礼品。再一次,我们会发现在这方面汽车系统是缺失的。其根本原因还是由于传统汽车业务只关心一次性卖车,然后就是等车主换车了。

情感交互

好的产品会让人依赖,产生情感连接。产品本身要有温度,比如蔚来的 NOMI,设计了几十种表情,会跟用户有精细的互动;Siri 会在锁屏界面中提醒用户,最近有联系人过生日。这种设计并没有使用很酷炫的动画和复杂交互,关键是抓住场景,用拟人的方式进行交流。

情感化设计背后是运营,是跟用户的互动,是通过用户反馈对细节的打磨。蔚来有 40% 以上的用户反馈是通过 NOMI 获取的。

稀缺性

优秀的智能硬件总会在某方面做到极致,或者有一个创新的点是别人没有的。稀缺性有助于口碑传播。但我们更需要关注这种 " 稀缺 " 对用户实际需求的满足程度,以及用户替代方案的选择范围。

惯对标思维,别人有的我也得有,所以纷纷抢着上线。但是车家互联或小程序在车载端或许是 " 稀缺 " 的,但是在手机上并不是,是某个车型的特有功能,但并不是用户的唯一选择。所以这仍然是车企的产品思维,而不是用户思维。

结语

总结这些评价要素会发现,影响用户体验的重点在运营,或者说产品后面的运营思维。跟今天的移动互联网一样,未来车载智能硬件能力会越来越趋同,最后拼的其实就是运营能力,比拼谁对用户需求更了解。谁能更快实现产品运营化,运营产品化。(作者为威尔森智能网联应用中心总设计师)